<address id="hjhh7"><pre id="hjhh7"><strike id="hjhh7"></strike></pre></address>
    <track id="hjhh7"></track>

          首页 > 原创

          三个合力讲好“大思政课”

          2021.09.22 10:52 李海州

            眼下,正是一年一度的开学季,大中小学都在开展形式多样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中宣部等部门联合举办了“理想照亮未来”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性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“开学第一课”已经不是时间意义上的一节课,也不是囿于教室的一堂课,而是思政课的一种创新和探索。思政课很重要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是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走正路、干正事、扬正气的重要载体和途径。好的思政课应该是有生机、有活力的,那么如何讲好“大思政课”呢?笔者认为要形成”三个合力“。 

            讲好“大思政课”需要课程内部形成合力。思政课,首先是课,既然是课,就要注重构建思政课课程体系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整合现有课程体系,在课程内部形成合力呢?一要使各个学段的思政课统合起来,系统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“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、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,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。”二要使同一学段各门思政课协调起来,在教学内容横向贯通,相关思政课程形成合力,实现知识传授、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相统一。三要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,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作用,真正实现“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,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效应”的目标要求。 

            讲好“大思政课”需要课堂内外形成合力。深刻理解“大思政课”理念的丰富内涵,在思政课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,需要打通课内课外双课堂。“大思政课”在课内要突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与体验性,提升学生获得感,通过小组合作学习、课堂自主探究、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各环节。课外“大思政课”需要注重发挥学校学生社团、实践基地等的作用,设计新颖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,使青年学生喜欢参与,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;也可以开展如“老英雄进课堂”、“离退休干部进课堂”、“时代英雄走进课堂”等活动,让学生从中感受革命精神、家国情怀;同时,课外“大思政课”还要立足网络时代,强化互联网思维,增强传播意识、故事意识,让思想政治教育联网上线,让“大思政课”无处不在。 

            讲好“大思政课”需要校内校外形成合力。讲好“大思政课”,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,要校内校外联动,让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,形成合力。社会生活是“大思政课 ”最丰富的资源、最鲜活的素材,要把“思政小课堂”同“社会大课堂”结合起来,让教育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,生动鲜活,直抵人心。要把思政课堂搬到社区街道和农村乡镇,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门、走进社会,深入城乡、深入生活,与新时代火热实践进行亲密互动。近些年来,浙江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堂“移动”到蚂蚁岛,让学生们现场感受在“蚂蚁岛精神”激励下蚂蚁岛人民所创造的伟大成就,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,筑牢信仰根基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 

            时代在发展、观念在变化,面对新一代的青少年,我们要做的是先讲好新时代的“大思政课”。期待通过多方合力,让“大思政课”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,更有立德树人之教育旨归,更添创新思政教育之方式,让每个新时代青年都能在“大思政课”中笃定方向,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扬起人生第一面风帆。 

          下雨天城中村坐门口等客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hjhh7"><pre id="hjhh7"><strike id="hjhh7"></strike></pre></address>
            <track id="hjhh7"></track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