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八月十五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我伫立在阳台上,望着挂在深邃夜空的月亮,月色如水,流淌着我不尽的思念,祖母,父亲、母亲……
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”,老家六横岛的中秋节总会晚一些。那个年代购买月饼,除钞票之外,还需要粮票,月饼的花样也不多,只是白糖馅中点缀着几条红绿丝。
记得小学时的一个中秋节,我们兄弟俩向母亲讨月饼。母亲无奈地说,家里没有粮票,买不了。这时,弟弟哭着耍起了无赖,母亲将我拉到一旁,说你是哥哥,要做榜样。我只好噙着眼泪,慢腾腾地上学去。没想到晚饭后,母亲收拾完毕,拿来了五个月饼,母亲分给我们每人一个(当时全家五口人,祖母、父母,我和弟弟)。弟弟见到月饼,笑逐颜开,用两个手指一点一点地掰着吃,落在桌子上的一粒芝麻也细心地用手指粘上来,放在口中慢慢地嚼着。我将月饼放在做作业的小桌子上,想等完成作业后再吃。
等做完作业,我洗了手,拿起了月饼,细细地品,甜丝丝的,香酥酥的,一年只吃这样一个月饼。祖母问我:“味道好吗?”我说:“味道真好。”祖母笑嘻嘻地直视着我,慢慢地把手伸进她穿着的大襟衫的衣袋里,拿出了刚才母亲分给她的那个圆圆的月饼,偷偷地塞到我手里。我又把月饼塞回了祖母的衣袋:“这是您的,自己留着吃……”
在我之前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了,所以祖母特别宝贝我。每次做作业她都会陪在我的身边,天热为我扇风、驱蚊子,有时还会给小油灯多添一根灯芯,让光线亮一点。我从小与祖母睡在一起,冬天,祖母总先将被窝睡热,有时候,我两手冰冷冰冷的,祖母便把我的双手放在她腋下暖着……
我问祖母,母亲怎么买来月饼的?祖母又将那个月饼塞在我的手中,说母亲称了一斤米,找了一户吃商品粮的居民,兑了一斤票面的“浙江省流动粮票”,花了五两,买了五个月饼,剩下的母亲打算留到明年中秋节。我手里紧紧地拿着祖母的月饼,祈望着明年的月饼比今年的更大、更甜、更香。
接着,祖母在我耳边轻轻地讲了中秋传说,“相传月亮上有个广寒宫,宫前有一棵桂花树生长得非常茂盛,有五百多丈高,树下边有一个人在砍伐它,但是,每次砍下去之后,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。几千年来,桂花树永远也不会被砍光。砍树的人名叫吴刚,因为犯了错,被罚到月宫干活……”祖母一边讲一边告诫我,要做一个好人。我渐渐地合上了眼,直到第二天早晨醒来,发觉拿在手中的月饼是热烘烘的……后来我知道祖母给我讲的是“吴刚砍桂”的故事,读到李白的“欲斫月中桂,持为寒者薪”的诗句时,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触。
我的父亲最先去世,接着是祖母,母亲最长寿,92岁仙逝。许多许多年了,在六横老家的老屋里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了。
“……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人生,总是无法圆满,也许,这才是人生的真谛。
2012年,国务院把八月十五作为中秋节法定假日后,六横岛的人,也在八月十五过中秋了。
每年的中秋节假日,我提着各种各样的月饼去六横老家祭祀逝去的亲人。中秋节吃月饼、赏月亮曾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
我默默地肃立在母亲的遗像前,止不住眼里的泪水,我心存内疚,带着遗憾,母亲一生没有走出过六横岛,她在世的时候,我也没带她来沈家门住上一段时间,看一看县城的风光,东港新城的美景……
总以为我是爱母亲的,母亲去了,我却发现自己是那么不可原谅。
时间流逝你的背影,回忆落在原地,深邃的夜空明月,我在深深地思念……
作者:安然